当前位置: 首页  >>   >>  新闻详情
新闻详情
来源/作者: 潮新闻 记者 徐惠文 共享联盟·海盐 吕丽静 通讯员 朱玉萍
  • 分享

  • 手机版

  • 微信

水泥地上竟能“长”出了水稻秧苗!
——如果农场会说话⑨

小暑临近,晚稻育秧正当时。走进浙江省嘉兴市海盐通元镇的标丰农场,但见4亩绿油油的秧苗“蓄势待发”。神奇的是,这些秧苗没长在水田里,而“长”在了水泥地上。

“每天只需喷灌两次,就不用再花时间看管秧苗了!”一身休闲装扮搭配棕色皮鞋,农场负责人葛魁彪蹲下身,掀起一块长满秧苗的托盘向记者展示,绿豆芽般粗细的根须穿过托盘底部的孔洞,盘面上绿色的水稻秧苗郁郁葱葱。

在浙北,水田育秧一直是传统,但常受异常天气制约,平整秧田也费事费工。葛魁彪外出考察旱泥地上育秧后,便萌生了水泥地上育秧的想法,第一次尝试就获成功。葛魁彪掰着手指算了一笔账:水田育秧,自家一块15亩稻田就要请30个帮工,每次放水量都以吨计,花18天以上才能育秧成功。而现在同样大的稻田只需要4个人,一天喷灌两次,每次十分钟,一次需水量也就250多公斤,育秧成功仅需14天。

“现在穿着皮鞋也能种田。”葛魁彪笑着说,水田育秧在种完一季水稻后往往来不及续种小麦,水泥地育秧期缩短四五天,这样下来还能多种一季小麦。“不需要专门的秧田,自家农场的晒谷场就能育秧。”葛魁彪利用水泥地育秧技术将这片晒谷场变成育秧基地,其他田埂和耕机路等“闲地”也可利用起来。

此外,水泥育秧还可提升秧苗存活率,产量高且质量好。据葛魁彪统计,一亩水田育秧一般可供100至120亩水稻田插秧,而一亩水泥地育秧却可供300亩左右的水稻田插秧。“水泥地育秧让秧苗维管束更加发达,透氧量就会更好,移栽至水田后不易败苗,发苗较快。”海盐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陈生良说。

最近,葛魁彪又摸索出了一种新技术——无纺布覆盖育秧。“我们将无纺布平铺在秧盘上面,由于无纺布具有透气透水的功能,可以防病虫,让秧苗出苗整齐。”葛魁彪告诉记者,水泥地育秧技术正在全县推广,育秧面积今年可达52000亩。“无纺布水泥地育秧的新技术也方便了机插秧的操作,我们也支持将这种新型育秧方法在嘉兴全市推广。”嘉兴市农机管理服务站站长孟庆平说。


发布时间:2023-07-07提交人: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与种畜禽监测总站(浙江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总站) 董玉玲责任编辑:总站信息处 刘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