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国际交流  >>  新闻详情
新闻详情
来源/作者: 东方城乡报
  • 分享

  • 手机版

  • 微信

巴西农业加快推动绿色转型

巴西是世界上咖啡产量最大的国家。不久前,巴西农业和畜牧业部与巴西国家咖啡委员会等组织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可持续巴西咖啡种植”项目。在此前的试点项目中,生产者按照要求施用绿肥、种植覆盖植物防止水土流失等方式累积碳信用额,用于抵扣农村保险单的费用,以此鼓励可持续农业实践,减少咖啡生产对环境的影响。这一举措是巴西加快绿色转型、推动绿色发展的缩影。近年来,在国家政策鼓励和引导下,巴西多个行业部门通过能源结构优化、科研技术创新、推动环境保护等措施,加快实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

行业绿色转型不断加快

巴西是农业大国,是玉米、大豆、牛肉等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近年来,巴西积极推动农业实现绿色转型。去年,巴西推出2024—2025年度“农业丰收计划”,更加强调农业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为满足条件的农民及企业提供优惠融资,鼓励农民恢复退化土地、建立农业保护区等。巴西财政部长费尔南多·阿达表示,“以低利率贷款为恢复退化土地提供资金”符合巴西的生态转型要求。

作为能源和矿业大国,巴西在该领域绿色转型步伐也不断加快。数据显示,2023年,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温室气体绝对排放量较2015年降低41%。目前,该公司正积极推动多元化发展,加大清洁能源研究和投资力度,以提高能源效率并减少碳足迹。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发可持续技术产品是该公司的首要任务。去年10月,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宣布投资9000万雷亚尔(1雷亚尔约合1.27元人民币),建造其首个氢气生产试验工厂。今年2月,该公司宣布投资5000万雷亚尔设立生物经济基金,以资助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相关项目。

巴西矿业巨头淡水河谷公司致力于通过投资可再生能源以降低碳排放。去年4月,淡水河谷公司宣布,2023年在本国业务中使用的所有电力均来自可再生能源,该公司还制定了到2030年实现“全球业务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标。此外,淡水河谷公司还积极探索使用乙醇、绿色氨等燃料替代污染较高的柴油。淡水河谷能源与脱碳总监卢德米拉·纳西门托表示,淡水河谷正在帮助巴西的能源矩阵变得更加清洁。

政策支持措施不断落地

去年6月,巴西联邦政府通过法令,设立巴西“绿色印章计划”。这是巴西政府为推进绿色转型而制定的最新政策之一,由巴西技术标准协会负责确定相关的社会环境标准,在生产可追溯性、碳足迹、固体废物和能源效率等方面设立门槛。各家企业和服务提供商自愿参与该计划,其产品或服务若符合社会环境标准,可获得“绿色印章”。“绿色印章计划”旨在促进巴西可持续产品生产、刺激绿色经济增长,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该计划还将为参与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提供技术援助及培训。

农业是巴西“绿色印章计划”聚焦的主要产业之一。以畜牧业为例,参与企业和牧场需要满足一系列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标准,包括合理规划牧场、避免过度开垦导致森林过度砍伐;采用可持续的养殖方式,减少对土地、水资源的污染;确保牛群来源合法,不涉及非法砍伐地区的养殖业……只有符合这些标准的产品,才能获得“绿色印章认证”。

近年来,巴西在多个行业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支持并督促企业实现绿色发展。在工业领域,巴西政府去年年初启动“巴西新工业”计划,设定未来10年的一系列发展目标,其中可持续、数字化的农业加工链,脱碳与能源转型等为主要任务,绿色产业为主要支持领域之一,包含设置新的气候基金、关键矿物基金等。在交通领域,巴西总统卢拉去年6月正式批准“绿色出行与创新”计划的相关法律文件,旨在通过税收减免、信贷支持等方式,鼓励车企加快技术研发,促进汽车行业脱碳减排。近日,包括中国长城汽车在内的3家行业企业,凭借他们提出的脱碳方案获得了该计划1.662亿雷亚尔的资金。

在金融领域,巴西证券交易所不久前推出了“绿色股票”,申请认证的上市公司需满足总收入50%以上来自绿色经济领域,且来自化石燃料的收入占比在5%以下等条件。巴西证券交易所表示,“绿色股票”旨在引导投资者将资金投向绿色经济领域,鼓励企业加大在环保、清洁能源等方面的投入和创新力度。巴西副总统阿尔克明表示,这些举措顺应了根据社会和环境标准对产品及服务进行认证的趋势,表明巴西正在加强其发展绿色经济的承诺。

中巴绿色合作不断拓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通过推广创新技术、扩大绿色发展领域投资、积极承担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等为巴西本土企业实现绿色发展提供助力。自2019年起,中粮集团旗下的中粮国际就在巴西建立了“大豆可追溯体系”,并对当地农民进行培训,以遏制毁林现象的发生,得到了很多农民、农场主的支持。去年5月底,由中粮集团进口的首批“零毁林和零植被破坏”巴西大豆货轮抵达天津港并实现订单交付,这批大豆的种植不涉及任何毁林或植被破坏的情况,对推动巴西农业产业链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能源矿产领域也是中巴合作的重点领域。日前,中国海油巴西公司与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宣布,将携手在该校创建一所创新中心,其中海上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将成为该中心的研究重点。此外,中国海油还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等长期开展合作,持续投入研发深水油田碳管理前沿技术。中国公司景津装备通过其先进的过滤技术和干堆技术,帮助位于米纳斯吉拉斯州的尾矿坝实现退役。该州州长泽马表示,这将有助于采矿活动通过更现代、更安全和更可持续的方式进行,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中国车企长城和比亚迪积极响应巴西的“绿色出行与创新”计划,在当地投资设厂。巴西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银行行长阿洛伊齐奥·梅尔卡丹特表示,巴西希望吸引更多的电动汽车企业在巴西投资,期待中国企业投资的工厂能尽快投入运行。此外,中国企业滴滴旗下在巴西的“99”出行平台积极支持电动汽车入驻该平台车队,江淮汽车与优步公司合作为网约车司机提供电动汽车购买优惠政策等措施,帮助提升了电动汽车在巴西网约车市场的渗透率。

“巴中两国都在积极推动低碳转型进程,双方可以扩大合作推动实现这一目标。”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局长豪尔赫·维亚纳表示,巴西有许多对中国有吸引力的投资领域,希望通过与中国的合作实现产业转型并提升其在世界的影响力。

巴西积极推动生物经济发展

位于巴西东北部的帕拉州是该国最大的巴西莓产地,其产量约占全国的94%。一颗巴西莓果实中仅有26.5%的部分可以食用,在巴西莓制品加工过程中,大量纤维和种子作为废弃物被丢弃。巴西一家生物经济企业通过回收巴西莓种子来生产香皂,其产品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该企业负责人英格丽德·特雷斯表示:“我们希望提供更多既能创造商业价值,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充分开发生物经济潜力成为巴西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巴西媒体预计,到2050年亚马孙地区生物经济市场规模可达81亿美元。2024年6月,巴西正式颁布国家生物经济战略,鼓励相关领域创新和技术进步,以促进产业多元化,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根据该战略,巴西政府将成立巴西国家生物经济委员会,并为科研人员、社区组织等生物经济参与者提供资金支持。

帕拉州小微企业协会会长鲁本斯·马格诺表示,巴西东北部地区拥有十分丰富的生物经济资源,协会在此建立了生物经济中心,助力小微企业实现正规化发展。该协会不久前还为科研人员、政府机构、投资者和企业家等生物经济领域共同参与者搭建合作平台。“我们希望让不同行业的参与者在平台上分享知识,帮助初创企业成长、促进投资者参与并推动各级政府意识到生物经济的发展潜力。”马格诺说。

基于生物经济的商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在巴西涌现。位于马瑙斯市的生物商业中心致力于研究以及推广基于亚马孙雨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创新和可持续解决方案,延长生物产品产业链并减少副产品浪费。目前,该中心已开发并推广了包括使用坚果壳制造车用塑料产品等技术。

巴西还积极加强生物经济领域国际合作。2024年3月,巴西和法国共同宣布将在未来4年内筹集10亿欧元,用于发展巴西亚马孙地区以及法属圭亚那亚马孙地区的生物经济项目,两国还将共同创建生物经济研究、投资和技术共享中心。2025年11月,第三十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巴西帕拉州首府贝伦市举行,其目标之一是通过生物经济提升自然资源的价值,同时保护雨林。“我们希望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向世界展示巴西热带雨林的价值,将生物经济发展为巴西的优势。”马格诺表示。

发布时间:2025-04-15提交人:上海市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站 顾可欣责任编辑:总站信息处 刘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