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桂林市灵川县农机中心在灵川镇木马村组织开展水稻机收减损监测调查活动。此次活动以“减损就是增产”为核心导向,通过科学监测与精准指导,切实提升水稻机械化收获作业质量,全力减少收获环节粮食损失,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注入强劲动力。
收割机正在开展收割作业
作为保障粮食安全、提升机收效率的关键举措,水稻机收减损监测通过科学评估水稻联合收割机作业损失水平,精准分析损失成因并优化作业参数,最终实现“颗粒归仓”。工作人员依据《机收减损监测技术规范》,在作业现场开展田块测产与损失率测算,详细记录收割面积、割幅宽度、作业速度、留茬高度、落粒数等关键数据,同时对农机手操作水平、机械性能及调整状况进行专业评估与针对性指导,确保每一个作业环节都符合减损标准。
工作人员收集取样区内掉落的谷子
监测期间,技术人员还围绕机收减损的重要意义开展宣传,向农机手和种粮大户发放《水稻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规程》等资料,面对面讲解科学调整收割机参数、合理选择收割时机、优化作业路线等实用技术,帮助农户和农机手进一步树牢“减损就是增产”理念,全面提升机械化收获质量。
下一步,灵川县农机中心将持续深化主要粮油作物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推广,常态化开展机收减损技术指导与损失率监测调查工作,推动机收减损技术从“纸上”落到“田间”,切实转化为粮食增产、农户增收的实际成效,确保粮食丰收到手、颗粒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