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浙江各级政协委员显担当、展作为。今天一起来认识浙江唯一的“大国农匠”,青田县政协委员徐冠洪。
徐冠洪,青田县政协委员,愚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仁庄镇稻鱼共生系统发展领头人,曾获“大国农匠”全国农民技能大赛水产养殖一等奖、浙江乡村振兴共富带头人“金牛奖”等荣誉。
“你们看,这批鱼苗我两个多月前放进去的,现在已经长这么大了!”戴着黑框眼镜、蹲在田埂上仔细观察田鱼的人就是徐冠洪,他刚获得丽水市道德模范提名奖。
去年,全国农民丰收节在成都举行,其间进行了全国农民种养技能大赛,徐冠洪夺得一等奖,荣获“大国农匠”称号,成为浙江省唯一获此荣誉的人。
这个称号,是徐冠洪将初心写在田野间的褒奖。从事农业以来,他以“大国农匠”的担当守好群众“粮袋子”,擦亮青田“稻鱼共生”金名片。
从物理老师转型农场主
徐冠洪五十开外,肤色有点黑,开口说时带着笑意,曾当过中学物理教师。
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徐冠洪看到了家乡稻田的希望和未来,在仁庄镇租下50亩闲置土地,创办愚公生态农场,专攻稻鱼共生有机循环农业。
青田九山半水半分田,村民们为了提高这“半分田”的产出,习惯在稻田里套养田鱼。走上创业路的徐冠洪非常清楚,要做到稻鱼双丰收,关键要尽快学会稻鱼共生技术要领,掌握田鱼鱼种的繁育本领。
除了潜下心从书本上学习种养殖专业技术,他虚心向农业技术专家和周围农民学习。作为一名曾经的物理老师,徐冠洪独辟蹊径,摸索出一套全新的田鱼苗繁育方法。他在农场里打造了一个高端“月子中心”,提前一个多月孵化鱼苗,运用浸水法育苗技术,充分发挥水温稳定的特性,大大提升出苗率和成活率。
在愚公生态农场,徐冠洪设计建起了一幢二层楼高的玻璃房。走进去,里面排列着七八个白色大桶。每年清明节至端午节,他会把雌鱼和雄鱼按比例放养,再放入柳杉枝条作为鱼巢,引进激流水,刺激鱼儿活跃追逐、产卵受精。而后把附着鱼籽的柳杉枝条放进二层“孵化池”,每天多次淋水保湿。接着,把柳杉枝放到培育区,也就是“月子中心”,让鱼籽入水孵出鱼苗,这种鱼苗当地村民称之为水花。
如今,徐冠洪每年可为当地提供几千万尾水花。
匠心助力稻鱼共生品牌
有了现代育苗技术的保驾护航,徐冠洪又建起了自己引以为豪的田鱼原种保护育苗基地。
这个基地占地10多亩,蓄养了10多个田鱼原种:“青田芝麻花”“青田红大花”“青田白大花”“青色”“古铜色”“灰黑色”“红身黑背”等。这些品种,都是他日积月累收集起来的。一听说哪个村里的田鱼原种好,他就不辞辛劳登门收购,足迹遍布青田各乡各村。
徐冠洪做鱼溜(鱼沟)也很有一手。他选择农田靠山边进水口处,做一个“L”型,在田与沟之间做一隔墙,用两孔的水泥砖叠成上下两层,待稻秧长大后,发达的根系会使水泥隔墙更加坚固。做好鱼溜后,比插秧早一段时间放鱼苗,此时秧田里浮游生物最为丰富,鱼苗就能吃到头口饵料。
就这样,经过10多年的不断实践和经验积累,徐冠洪不仅大幅提高了水稻、田鱼的产量,稻鱼基地也从原来的50亩发展到了现在的240多亩。在他的稻鱼共生示范基地里,每到丰收季节,稻香鱼肥,勾勒出“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的致富美景。他家的稻鱼米,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优质稻鱼米奖,并通过国家有机大米认证,打响了青田稻鱼米和田鱼的知名度。
“致富经”翻山越岭结硕果
为带动周边农民加入稻田养鱼产业,徐冠洪时常举办农业知识讲座,免费为困难群众发放鱼苗水花。他还结合青田实际,总结出一套适合山区的种养殖技术规程,并进行示范推广,带动周边1000多户农民生产,实现每户年增收1万元。
如今,稻鱼共生“致富经”翻山越岭,在2000多公里外的四川省古蔺县结出硕果,为他们提供鱼苗,带去技术。
自2021年6月青田对古蔺开展结对帮扶以来,徐冠洪和其他稻鱼技术专家一起,对古蔺县进行稻田养鱼技术指导。至今已在古蔺县德耀镇、彰德街道、龙山镇等乡镇进行推广试验,推动古蔺打造万亩“稻鱼共生”示范园区。
在2022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开幕式上,他作为农民代表发言,向世界展示青田稻鱼共生的独特魅力。
“荣誉是肯定,也是动力。”徐冠洪表示,要持续做好生态农业,当好农遗保护者、传承者和发展者,为高质量发展生态农业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