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春耕农机化生产专栏>> 春季农机化生产  >>  新闻详情
新闻详情
来源/作者: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农业农村局
  • 分享

  • 手机版

  • 微信

农机装备唱主角!2025年浙江春耕备耕暨送科技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在黄岩举办

3月22日上午,2025年浙江省春耕备耕暨送科技下乡活动在黄岩正式启动。活动不仅拉开全省春耕大幕,还全方位展现了科技装备为农业生产、产业升级带来的强劲动力,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当天上午,在黄岩梁湖桥粮食功能生产区里,各式各样的农机具整齐排列,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各类农业无人机、无人驾驶旋耕机、播种机、水稻高速插秧机等现代化农机具纷纷驶向田间地头,开启了新一年的春耕劳作。


“今年,我们大概有40多台套设备,涵盖了耕、种、播三大类,我们水稻生产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智能化。”“80后”大学生种粮户章彬斌十多年来专注于水稻种植,目前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他告诉记者。

章彬斌先后投入800余万元,实现了从育秧、插秧、病虫害防治、施肥,到收割、烘干的全程机械化。今年,他还引进了无人驾驶插秧机,进一步提升了作业效率与精准度。

“无人驾驶插秧机在插秧数量和行距控制上比人工操作更精准,以前一台机器需要三个人操作,现在只需一人。现在我们在插秧、旋耕等环节采用无人AI技术后,每亩地成本能降低20% - 30%左右。”章彬斌介绍。

除了水稻种植,在各种特色农产业种植上,智能化也成为今年春耕季的一大亮点。在黄岩西甜瓜科创园,适合山地丘陵地带操作的小型机械,如小型起垄机、小型碎草还田机、微型耕作机等,正成为瓜农们的得力助手。


“起垄机,起垄又快又标准,土壤的透气性更好了,西瓜苗扎根更稳。还有小型碎草还田机,能把田间的杂草和秸秆快速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既环保又肥沃了土壤。”黄岩区瓜农协会会长牟森林兴奋地表示,有了这些“好帮手”,黄岩五万多瓜农的种植压力小了,收入也更有保障。

“不同于大规模平原种植,浙江多山地丘陵,农户的土地较为分散零碎。所以我们研发的小型机械,都充分考虑到了这一地形特点,力求做到轻便、灵活、高效,方便农户在小块田地上操作。”省农科院蔬菜所西甜瓜研究室主任寿伟松表示,后续他们还会持续收集农户反馈,不断优化这些设备,让科技真正为浙江的特色农业发展赋能。

这个春耕季,浙江大学充分发挥科研优势,针对畜禽业养殖推出一系列极具创新性的智能化设备,助力传统畜禽养殖业向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


“我们研发了鸡舍巡检机器人、施肥机器人、猪舍消毒机器人等一系列设备,像这台机器主要针对鸡舍和鹌鹑舍进行巡检,能检测出病鸡、弱产鸡和绝产鸡,以前这些工作都需要人工完成。”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工程学研究生高铭一边操作着设备,一边介绍,“以往,养殖户检查鸡群状况时,需要穿梭在狭窄的鸡舍通道中,一只一只地观察,不仅耗时费力,还容易因为人为疏忽遗漏掉一些患病或产能异常的鸡。但现在有了这台巡检机器人,它搭载了先进的图像识别与数据分析系统,内置的高精度传感器能敏锐捕捉鸡群的细微动作、体态特征以及声音变化。一旦发现有鸡的行为模式与正常状态不符,或者通过热成像分析发现体温异常,就能立即发出警报。通过大数据的长期积累和深度学习,它的判断准确率还在不断提升。”


近年来,黄岩区农机新增数量明显,目前拥有高速水稻插秧机80余台,履带式自走旋耕机70余台,拖拉机50台。今年,黄岩区还将进一步推广节能环保型、复式多功能以及大型高效的农机装备,提高主要作物的机械化水平,加快列装北斗导航、5G、卫星遥感、无人驾驶等信息化技术与机械相结合,加强农机装备信息化互联互通,有效提高农机管理智能化水平。今年力争实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2%以上。

发布时间:2025-03-25提交人: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与种畜禽监测总站(浙江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总站) 董玉玲责任编辑:总站信息处 刘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