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拖(天津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分管销售的副总经理高云前段时间到云南走访市场,有用户告诉他,30年前购买的天拖“铁牛”拖拉机还在用。这让高云备感自豪,也让他感受到知名品牌造就的时空穿透力。
作为老字号“天拖”的这种品牌影响力,在今年因国四等因素致市场萧条的年份进一步得到体现。今年以来,相比一些同行呈现大幅下滑,天拖拖拉机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还略有上升。天拖总经理潘世飞预计到年底销量将与去年基本持平。如果算上出口到俄罗斯等国的产品,销量甚会略有增长。
拖拉机“老字号”来到潍坊
成立于1956年的天拖曾是我国大中马力轮式拖拉机骨干企业,创造过无比辉煌的历史,是我国第一台汽油机、第一台小轿车、第一批中马力轮式拖拉机的诞生地,其主导产品“铁牛”牌系列拖拉机产品,在全国农机行业和广大农民中甚至在东南亚地区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铁牛-55拖拉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机难求。2020年,天拖被天津市评为“津门老字号”企业。
上世纪90年代末,天津曾与约翰迪尔合资成立迪尔天拖公司,后变成约翰迪尔独资公司,其中的“天拖”二字和驰名长城内外的“铁牛”也未再沿用。这样,传承天拖这一中国农机老品牌的重任又历史性地落在了当时作为国企的天拖身上。
不堪重负的“老天拖”,终于再次在2020年8月改制,浴火重生为一家民营企业,公司掌舵人变为潘世飞。国企身份64年的天拖,在新的时代,开始了他的新生之路。
“老字号”也需要品牌创新,需要拓占市场,啃老本是不行的。如何更好地继承“老字号”的优势并将其发扬光大,2021年底,通过审时度势,潘世飞决定将在国内的拖拉机产业集群地山东省潍坊市兴建生产分基地,并成立了天拖农业装备(潍坊)有限公司。而在大本营天津,因为更具人才吸引力,公司将逐渐把其打造为集团管理总部与研发基地。
民营企业运营效率高,公司迅速行动,一年多时间便在潍坊安丘工业园区建起了数幢新的厂房与生产线。天拖一举买下了园区上百亩土地,而不是以租赁方式。潘世飞的考虑是,作为一家追求长远发展的企业,租赁厂房显然无法进行各种“硬设备”的大规模投资,这显然不是他所想要的。
天拖潍坊公司的新车间内,静静地停放着几台或绿或橙的拖拉机,见证着岁月的沧桑与痕迹,也见证了这家企业的新生。同时,天拖这家老字号的深厚积淀也在它们身上得到了彰显,吸引着来访合作伙伴与用户的注意力。
老品牌以新面貌轻装上阵
潍坊是我国农机产品特别是拖拉机产品制造的渊薮。在当地龙头企业潍柴雷沃开放的供应链体系的带动下,产生了强大的辐射效应,如今的农机供应链体系极为完整。相反,在另一个我国拖拉机的发祥地河南洛阳,尽管有中国一拖在侧,但大树底下并没有长出草,短暂兴起的几家拖拉机小企业如今都默默无闻或已消失于无形。相比潍坊,这倒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
拖拉机组装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哪怕缺少一个零部件机器都无法下线。潘世飞称,在潍坊就方便多了,一个电话,供应商就可以在两个小时内将零部件送到车间。过去有些经销商因为对地处天津的民企天拖不太放心,不敢大量提前运送配件,害怕带来呆坏账的风险。而现在可以随时去天拖厂房看看公司的生产发货等情况。看见企业运营良好,供应商们都放心大胆地给天拖供货。
因此,在潍坊建设工厂,有一个很大的好处是可以节约现金流,不用提前储存大量的零部件了。天拖基本按订单生产,这样可以减少资金占用,提升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团队核心成员也把工作重心从天津转移到了潍坊。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天拖这家“老字号”再次以新面貌,从容地轻装上阵。
让“老字号”迸发新活力
质量是品牌的基础,只有具备强大的产品力,天拖这块传统的金字招牌才不能褪色。潘世飞自己大多时间也待在工厂,甚至等缺人手时还上去“搭把手”。目前,天拖产品线涵盖50—260马力,下一步,潘世飞的计划是把产品继续做精做强,真正干一番事业。基于此,公司还进行了业务瘦身,主动剔除了过去从事多年的喷灌机业务。
伴随着新厂房的建立,天拖也在硬件投资上加大了力度。在潍坊,号称一个零部件都不生产都可以快速组装起一家拖拉机企业。但是,每家企业的软硬件条件并不一样,特别是零部件及整机产品的质量检测检验条件、质量管理体系不一样,每家企业的集成生产能力也不一样,这也导致即使同时组装起一台拖拉机,但最终交付的整机成品有着本质的差别。
在天拖潍坊公司可以看到,公司正在加大力度建立规范的硬件生产条件,新投资100多万建成了电泳油漆线。试验台,三座标测量仪等仪器设备一应俱全。员工们正在紧张地进行提升器、PTO、磨合、试车等试验。各种先进的机加工设备、重要的质量保障检验检测设施都相继安装。公司正准备申请有关机构开展的工厂条件审查,借助外部考核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全方位质量体系保障能力。
天拖也紧跟技术潮流。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动力换挡拖拉等项目正在平稳而有序地推进中。近年来,天拖还积极开展自动(辅助)驾驶、远程监测等智能化方面的研究,同时与一些业内领先的企业加强合作,高端智能化拖拉机的研发不输于一线龙头企业。
在新的主人、新的机制、新的时代,潘世飞和他的团队,正全力让天拖这家“老字号”焕发出它应有的新的活力。(来源:《农机质量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