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发展>> 技术推广  >>  新闻详情
新闻详情
来源/作者: 潮新闻 共享联盟·富阳
  • 分享

  • 手机版

  • 微信

杭州旱粮品种观摩会暨“三新”促增收现场推进会在富阳举行

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是现代农业的核心驱动力。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旱粮品种观摩会暨“三新”促增收现场推进会在富阳举行。来自杭州市及各有关区、县(市)的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农机推广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相关业务工作负责人现场观摩44个优质甜、糯玉米品种,部分粮油新型农机具,16个鲜食大豆品种筛选情况,并召开“三新”促增收交流会。

玉米“开会”

当天上午的重头戏无疑是44个品种的鲜食玉米观摩、品鉴。眼下正是玉米成熟的季节,与会人员首先来到位于富阳区春建乡春建村的建飞家庭农场。今年,建飞家庭农场的玉米种植面积达70亩,除了大面积种植的主打品种外,由杭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富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开展的鲜食玉米展示示范品种达到44个,其中,甜玉米品种就有20多个。农技人员和种植大户穿梭在玉米田中,看长势、品味道、交流各品种的优势特点和种植技术。

现场的玉米有白的、黄的、紫的……不仅颜色五彩缤纷,口感也是各有所长——甜糯的、脆甜爆汁的、特别有嚼劲的……简直是一脚踩进了玉米的世界,让人大开眼界。而且,这些品种玉米的名字也有说法:比如名字带“浙”的品种,大多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名字带“钱江糯”的,由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名字含“双萃”的,说明该玉米品种是黄白双色……

据介绍,这些品种几乎都是近几年来审定通过的新品种或是苗头品种。通过示范展示工作,可以为新品种引进和大面积推广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同时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种选种,如建飞家庭农场今年大规模种植的“美玉27号”,就是去年评出的明星品种。今年脱颖而出的品种有“雪甜7401”“圣甜艾菲”“美玉27号”“浙科糯11号”“钱江糯6号”“浙科蜜998”“黛玉甜336”“甜玉2402”“飞花”“申甜糯188”。

杭州市农推中心(杭州市植保植检中心)种子种苗科科长、高级农艺师邹宜静介绍,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重点评价新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简单来说,就是其适不适合本地种植。“今年是我们连续第二年在富阳开展鲜食玉米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选择富阳是因为这里大户种植水平好,你看这些玉米长势很好很健壮,即使今年气候条件下蚜虫比较多,但这里的防治很到位,基本没什么影响;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富阳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积极性高、乡镇也很支持。”

提升“三新”水平,助力增收

当天下午的交流会上,首先发布了当天评选出的杭州市“十大优质玉米”和此前评选出的“十大精品番茄”“西湖龙井茶金牌产品”推选结果,并发布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促农增收成果。富阳、淳安、临安、桐庐等地作经验交流。

新品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新技术是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的关键,新模式则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动力。

近年来,富阳以推进“千万工程”为抓手,在创建美丽乡村提升乡村“颜值”的基础上,聚焦产业振兴与乡村运营,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发展现代化农业,助力城乡融合,缩小“三大差距”,推动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全区已建成鲜竹笋、茶叶、蔬菜3条十亿元级全产业链。

农业基础方面,结合农业产业发展“365”规划,融合上级农业产业政策导向,紧紧围绕粮食、竹笋、茶叶等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完善政策配套,初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2024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达23.64万亩,总产量达10.65万吨,发放各类粮油类政策补助2.05亿元,2021年、2023年两次获评浙江省“产粮大县”荣誉称号,新品种小番茄在杭州屡屡获奖;新技术方面,创新推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2.56万亩(位列全市第一),并聚焦“机器换人”,持续深化“农业双强”行动,在全区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加快推进数字化产业项目、建设省级未来农场、数字化工厂建设;新模式方面,富阳统一打造“富春山居”区域公共品牌,加速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并加速破解要素制约,简化农林设施用地办理流程,创新“村企合作”模式,全力解决用地难题。

接下来,富阳区农业农村局将围绕“稳一产、强二产、优三产”的工作思路,精细基础管理、做强产业链条完整、强化政策配套,通过提升“三新”水平,带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发布时间:2025-06-30提交人: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与种畜禽监测总站(浙江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总站) 董玉玲责任编辑:总站信息处 刘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