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发展>> 试验鉴定  >>  新闻详情
新闻详情
来源/作者: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农机监理站 南晋
  • 分享

  • 手机版

  • 微信

抓好农机安全教育 助力高质量发展

内容摘要:党中央指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提质增效,切实推动部门行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对农机安全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在持续不断深化改革的变局中,要适应农业机械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就必须要把安全与发展一体推进,高度重视农机安全监管工作。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是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农机部门(行业)现阶段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主要职责,抓好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是深入实施“机械强农”行动和加快构建农机安全“网格化”监管的有力支撑,是新时期农业机械化事业迈上高质量发展新飞跃的助推剂。

关 键 词:农机安全教育;高质量

党中央指出,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提质增效,切实推动部门行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对农机安全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在持续不断深化改革的变局中,要适应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农机安全监管的定位是显而易见的,注定不会旁置,必须把安全与发展一体推进,高度重视农机安全监管工作,出举措见行动落实效,力求在农机全行业和乡村形成浓厚的农机安全氛围,聚焦农机安全监管工作向“覆盖广、层面多、织密稠、知晓高”的高质高效发展新格局上奋力推进。

当前,农机安全监管已构筑起“政府推动、行业负责、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有效提升了农机从业者的安全文化素质,努力促进了农业机械化事业安全高效发展,保障和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农机安全监管工作切实发挥着重要的保驾护航及促进作用。这其中,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是监管工作的起始先决,具有广度和深度的农机安全教育形式和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显现的效果截然不同、判若云泥,才能与新时期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协调一致。

一、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现状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是农机强县,单就动力机械而言,截止到2022年12月,全县大型轮式拖拉机达到16606台,联合收割机达到13257台,量大危多,发生各类农机安全事故的概率也随之加大。近年来,在农业机械化事业快速高效发展的过程中,农机部门高度重视农机安全监管工作,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积极主动发挥职能职责,扎实开展行之有效的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利用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培训考试、午秋两季农忙时节、重要节假日期间,深入农机驾驶培训学校、农机专业合作社、乡村大礼堂、农村街头集市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适时开展农机安全隐患集中排查行动,着力提升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和农民群众的整体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农机安全使用效能,对促进“两强一增”行动深入推进和的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从农机安全角度提供了尤为重要的保驾护航和促进作用。

蒙城县农机部门紧紧围绕“机械强农”行动的总体要求,着眼于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为构筑“平安农机”创建思想传播阵地、加快农机安全“网格化”监管构建步伐,着力培育一批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农机从业者)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先,整合各类农机安全教育培训资源,创新安全教育形式,丰富宣传培训内容,认真组织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农机安全教育规模与范围不断扩大,基本形成了农机安全监理、农机学校,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配合参与的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使用范围和频率逐步提升,因而农机安全生产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工作中发现,现阶段农机安全宣传教育仍缺乏系统性,在培训内容、组织实施、师资教材、培训模式等方面函待深入探索,没有形成较好的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实效与影响力。近年来,复合型、智能型农业机械不断出新,但对农机安全宣教人才培育较少,缺乏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师资人才培育措施,农机安全宣教人员对新(智)型机具安全知识的掌握匮乏不足,造成宣传培训力不从心。农业机械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发家致富的物质基础,在政府财政资金引导刺激下,农民群众的购置意愿依旧高涨,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接受农机安全教育培训的热情不高,积极性不强,整体农机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成为影响农机安全生产和引发农机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安全教育培训的形式受限于“农忙一时一地,农闲见机不见人”的窘境,常态化经常性组织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难度较大。

三、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改进措施

农机安全生产社会性强、涉及面广,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是农机安全生产的根本需要,是搞好农机安全生产的基础,是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遵纪守法意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提级看待“隐患即事故”,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农机安全宣传教育要往农业生产其它环节延伸,扩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内容涵盖。随着农业机械化向农业生产全过程拓展,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增大,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机安全隐患随之增加,因而农机安全生产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农机部门一直结合农业生产不同时节、关键环节、不同类型农机具性能特点和安全操作规程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但宣传形式和培训内容仍有一定局限性(主要是动力机械),缺乏系统性涵盖性。如:“机械强农”粮食烘干项目建设,农机部门对此类农业设备的构造原理、技术路线、安全操作等最基本的常识了解知之甚少。又如:秸秆禁烧离田,打捆机械剧增,一些打捆机械体型庞大、结构复杂,操作难度大,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极易发生农机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虽然我们已经发现并意识到其危害性,但苦于缺乏对这些机械设备安全生产知识的掌握,说不出所以然,培训无从下手。在这方面,建议从总站层面着手发力,整理编印(企业提供、专家撰写)以具有代表性、广泛使用性的动力机械、整地机械、植保机械、烘干机械、打捆(收储)机械为架构,涵盖机具结构原理、安全操作规程、常见故障(隐患)排除,农机安全法规新政和农机事故典型案例等主要内容的农机安全知识宣教读本,以适用于农机安全宣教人员学习参考的基础教材,结合我省南北实地实际相适宜,在不同农时、不同场景、不同受众开展宣传培训,提升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实效和影响力。

农机安全生产过程由人、机具、管理、环境四大要素构成,其中人是农机安全生产中的关键要素,农机安全生产的关键在于“人”,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的成效如何也在于“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要厚植培育壮大师资人才力量,农机安全监管需要通过灵活有效的载体来承载,其中重要的载体之一就是宣传教育,农机安全监管工作人员应该立足本职岗位并承担社会责任与义务,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和教学培训能力提升,才能开展持久性强、覆盖面广、涵盖内容多、教育效果好的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师资力量薄弱是普遍存在的,在安全培训上能“讲”的很少,讲的也不全面、不通透,正所谓“身无技知,何以教人”。所以,在农业生产步入全程机械化的趋势下,在新时期农业机械化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之时,着力厚植培育一批具有开拓、担当、奋勇精神,善于学习新知识和教育能力提升的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师资队伍,已是当虑当举之事。在这方面,建议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方式,积极主动与校企建立联系,联合举办“农机安全宣教人员培训”活动。各地推荐的参训人员基本上都具备专业技术资格,还可以结合每年的“继续教育”持续开展,培育出一支“与时俱进,时实并济”的农机安全宣传教育人才队伍,同时也是为加快构建农机安全网格化监管,开展乡村农机安全“两员”培训储备人才骨干,发挥“领头雁,孵化器”的作用。

农机安全监管工作面向广袤的农村和农业生产,直接关系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经济社会的长治久安,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身处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战线,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安全发展思想,立足新阶段、融入新格局,切实抓好抓实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助力推动农业机械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实现新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应尽的贡献。

发布时间:2023-03-31提交人:安徽省农机安全监理总站 杨业鹏责任编辑:总站信息处 刘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