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新闻详情
新闻详情
来源/作者: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廿三里街道
  • 分享

  • 手机版

  • 微信

金华义乌廿三里“科技范”!无人机1分钟“飞播”1亩高标准农田

打好早稻生产仗,不误田间一季春。眼下正是春耕备耕关键时期,放眼义乌广袤的田野,不见农人忙,只闻“机”声隆,“智慧春耕”让农业生产的效率大大提升。“农用无人机”等大显身手 ,成为春耕“主角”。

4月12日上午,在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廿三里街道李塘村150亩左右的高标准农田项目上看到,数台农机在整齐划一的田里来回穿梭细耕,为田地“舒筋活络”;植保无人机在完成翻整后的土地上空徘徊直播,1分钟就能播种1亩,引得不少村民连连拍手叫好。“机械化真是好、真是方便!咱们不用弯腰了。”今年70岁的村民骆奶奶感叹:“我自己种了大半辈子田了,还第一次看到这样种水稻,而且脚丫子竟然不用沾泥就能完成播种。”

“农用无人机”让春播智能高效有了“科技范”。即使在疫情防控期间,也能保障防疫、生产两不误。“农机翻耕既减少了人员扎堆,保障安全且降低劳动强度,又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浙江博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冯彦昕介绍。“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随着科技强农、机械强农站上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C位”,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无人机直播水稻技术也走进了义乌新农人的视野。

“我们这些都是抗旱性种子,采用直播方式进行播种,通过灌水泡田、农机细耕后,植保无人机上阵帮忙撒底肥和种子。”冯彦昕告诉记者,而无人机直播、施肥跟人工播种相比,不仅省时省力,而且用种量更少、播撒更均匀、出苗率更高、更易增产增效增收。

据悉,每台植保无人机每天可耕作农田300亩左右比传统人工播种节约10-15倍时间而今年早稻产量预计在每亩850斤左右。农业生产稳定,技术是重要支撑。为保证夏粮丰产丰收,连日来,廿三里街道农业农村办派了多名技术员下乡送技术、送信息、送手册,面对面、手把手地向农户传授水稻田间管护技术,有效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用实际行动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希望正在孕育,“春天的故事”也在奋力谱写。新技术带来了新路子,数智赋能美丽城镇建设,山间田野成为共同富裕的希望之地。越来越多的义乌农民挑上了“金扁担”,在希望的田野上,播撒着希望的种子。

发布时间:2022-04-15提交人: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与种畜禽监测总站(浙江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总站) 董玉玲责任编辑:总站信息处 刘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