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欧洲第一大农业生产国,法国对农业科技研发十分重视。近年来,面对传统农业不断涌现的困境,法国以数字科技作为突破口,通过做好农业数字化政策引导、促进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加大科技人才培养等形式,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
随着全球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领域开启了“数字革命”。法国作为欧洲第一大农业生产国,十分重视农业科技研发。近年来,面对传统农业不断涌现的困境,法国以数字科技作为突破口,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技术创新等形式,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
主要做法
做好农业数字化政策引导。法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数字化转型。早在2015年法国农业部就制定“农业创新2025”计划,对数字农业发展作出整体规划。在资金支持上,法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基金每年资助400万欧元用于与农业相关的技术研究。2021年,法国农业和食品部发布的“法国农业科技”计划提出,将在5年内投资2亿欧元支持农业创新类项目,助推更多农业和食品领域的技术初创企业的创建和发展;在公布的“农业和数字化”路线图中,法国也将数字技术作为近五年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规划的优先领域。在科技支撑上,法国政府不断加强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力度。2017年,法国农业部投入1.5亿欧元成立了农业创新孵化器,汇集了570多位农业创新领域的专家作为科研支撑力量。2022年,法国政府在制定的“农业科技20强(Agritech20)”计划中提出,每年选拔20家发展能力较强的农科初创企业,进一步提升农业领域的科技支撑。
促进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精准农业在法国得到推广,数字农业相关的新科技、新理念逐渐得到关注,法国在数字化农业生产中提出逐步构建完善的数字农业产业链发展策略。在生产经营前端,法国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卫星图像和无人机、田间和牲畜监测传感器等技术搭建农业信息平台,借助无人机搭载的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算法,通过手动输入、模拟数据、传感器数据相结合,建立植物健康预测工具。农民可以根据大数据监测对农作物疾病进行及时判断,根据各区域土壤质量选择相适应的农作物品种,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减少能源、水和肥料的消耗,同时也给农民带来更好的从业体验。在运营中端,利用数字科技平台的搭建,打破时间地理限制,促进农民、研究机构、企业之间的大规模数据共享和沟通交流,激发更便捷高效的商业合作,真正形成多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在产品服务末端,通过数字软件的植入,可以让消费者线上追溯食品源头、运输以及销售的相关信息,让各地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
加大科技推广与人才培养。法国农业之所以取得较高的现代化发展水平,离不开对农业教育、科研推广和人才培养的持续推进。在教育体制构建方面,法国具有多层次的农业教育培训制度,一般在初中二年级后就设置了农业领域的中等职业高中课程,紧接着会有两年制的农业职业高中,大学期间也设置了多类型的农业专业和相关课程,大大提高学生的农业科技知识储备。在科技推广上,近年来,为了不断跟进数字化发展节奏,法国利用线上信息平台、社交平台、线下农业博览会等多种形式对数字农业进行推广与传播。法国依托农业创新计划,将理论科技与实践场景相融合,通过在一些农场设立“农场实验室”,将农民、企业等联合起来进行实地培训,大大促进了研学结合。同时,法国政府进一步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互动和合作,为推进农业科技落地,农村数字化转型提供多元支撑。在此基础上,高校和农业机构都重视实践能力和人才的培养,通过构建实验基地、实验室和操作车间,为实践课程提供良好空间,据统计,法国半数左右农业院校与农场都建有直接联系。此外,农民技术培训中心等机构会组织各类农业培训,有需求的学员可以在培训农场、工厂和其他场所灵活接受“学徒培训”。
经验启示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虽然我国数字农业起步较晚,但是在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等持续支持下,在数字化农业宏观监测、农业信息采集等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未来,在数字农业推进上,仍需多方发力。
推进“全产业链”农业大数据发展,通过农业农村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共用,提升数字技术在农业产业链中市场化价值的创造。加强涉农数字化应用场景构建,要根据生产者、投资者、管理者和消费者等主体的不同需求,建立“一网式”的立体应用场景建设,汇总农业生产主体、农产品、农业机械、农村环境、集体资产等农业相关数据,解决各部门间的数据孤岛、监管覆盖面不足等问题。加强数字农业人才培养,要从科研与实践双维度考量,大力培养多层次科研、技术和实操人员。同时,要结合地域特色制定多类型的技能型农民培训方案,突出培养数字乡村复合人才,加强示范引领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