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新闻详情
新闻详情
来源/作者: 东方城乡报 摘编自《中国城乡金融报》
  • 分享

  • 手机版

  • 微信

德国:数字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作为欧盟农业强国,近年来,德国通过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降低了农业投入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德国的农业现代化是建立在较高规模化和高度机械化、自动化基础之上的,在全球领域内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德国农民每天开工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查看当天天气信息、查询粮食市价和查收电子邮件。工作中,农民只需要切换到 GPS 导航模式,卫星数据便能让农业机械精准作业,误差可以控制在几厘米之内。

近年来,德国一方面利用数字技术手段优化生产要素配置、降低农业投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获得高质量的农业产出,保持农业产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德国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将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农业思维等延伸到全产业链,整合并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全过程中。在确保农业产能和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三项政策驱动发展

过去十几年,德国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德国农民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1个德国农民可以养活144个人,这一数字是1980年的3倍。但要想长期解决全球饥饿问题,每个农民需要至少养活200人。这就需要更加高效、可持续的农业新技术。

目前,德国正致力于发展更高水平的“数字农业”。德国各项政策中明确涉及“数字农业”的主要三项,即欧盟“农场到餐桌”战略(F2F)、德国2035土地耕作战略和德国国家生物经济战略。

“农场到餐桌”战略(F2F)承认数字化的重要性,以更有效地利用农业投入品、更好地利用气候和环境数据,提高粮食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该战略包括使用气候数据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通过精准技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使用数字解决方案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信息;确保共同农业政策资金用于促进数字创新;提高农村地区高速宽带互联网接入并使之成为主流,以适应精准农业、人工智能应用;扩大农业数据库应用,如农场会计数据网;创建欧洲公共农业空间数据。

数字化是德国2035土地耕作战略12个行动领域之一。数字化行动基于移动电话和全球定位系统,促进现有技术应用,研发有效利用新资源方法。数字化行动包括扩大移动网络覆盖范围;建立独立的,用于评估数字应用的“质量控制机构”;开发用于土壤耕作、施肥和植保的创新数字技术,促进土壤健康;促进中小型农场、规模化农场技术应用;为数字技术应用建立法定框架条件;实现全国范围定位系统实时动态覆盖,确保农民获取公共数据;在德国各地建立新技术测试站点;审查建立农民“数据主权”先决条件。

德国国家生物经济战略强调数字化与仿真相结合的潜力。该战略包括提高对系统建模的理解;生物技术处理监测与控制、智能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自动化、小型化、流程步骤并行化和高通量分析等优先事项;促进数据协调;强化数据管理系统;改进用户界面;建立数字化开发和实施标准;使用大数据量化生物经济措施对整体经济的影响。

大型企业牵头研发

德国“数字农业”基本理念与“工业4.0”并无二致。通过大数据和云技术的应用,将一块田地的天气、土壤、降水、温度、地理位置等数据上传到云端,在云平台上进行处理后,再把数据发送到智能化的大型农业机械上,指挥它们精细作业。

近年来,德国在开发农业技术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并由大型企业牵头研发“数字农业”技术。

拥有百年历史的德国农业机械制造商科乐收集团(CLAAS)与德国电信合作,借助“工业4.0”技术实现收割过程的全面自动化。他们利用传感器技术加强机器之间的交流,使用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作为交流通道,使用云技术保障数据安全,并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分析。

德国软件供应商SAP公司推出了“数字农业”解决方案。该方案能在电脑上实时显示多种生产信息,如某块土地上种植何种作物、作物接受光照强度如何、土壤中水分和肥料分布情况,农民可据此优化生产,实现增产增收。

德国电信推出了“数字化奶牛养殖监控技术”。运用该技术农民只要购买温度计和传感器等设备在养殖场安装,就可以监控奶牛何时受孕、何时产仔等信息,而且可以自动将监控信息以短信形式发送到养殖户的手机上。

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也让农民的工作更加高效便捷。柏林的一家名为“365FarmNet”的初创企业为小型农场主提供了一套包括种植、饲养和经营在内的全程服务软件。该软件可以提供详细的土地信息、种植和饲养规划、实时监控以及经营咨询等服务。而且通过该软件可以方便地与企业的合作伙伴取得联系,以便及时获取相应的服务帮助。

发布时间:2023-06-06提交人:上海市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站 王琪琛责任编辑:总站信息处 刘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