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新闻详情
新闻详情
来源/作者: 中国农机化信息网信息中心 朱礼好
  • 分享

  • 手机版

  • 微信

精益制造是长期坚持的过程
——访洋马农机(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恒(三)

洋马农机(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恒


很多事情都体现在细节上

记者:此前你管过生产,日本制造特别是汽车领域的精益生产和精益制造方面大大提高了产品可靠性,在全球都有影响力,而农机行业的日资企业确实也很重视精细化生产。从你的经历看,你觉得日本企业是否真的做得比较好?

马恒:说起精细化生产,我认为农机跟汽车还是差得太多。我们比较有优势的是可以沿用日本总部的一套成熟的管理模式,不用所有的事情都需靠自己去摸索,这对我们的工作较有利。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根据国内的一些实际情况做了一部分调整,归根结底,这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质量的严控,如果只需做一两个月可能有很多企业去尝试,但要长期坚持下去则比较难。作为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这里不说前端的设计开发,在生产端的标准化建设、过程的严格管理,都涉及到人员素质、技术集成能力、标准工具的使用等。我以前也跟很多朋友交流过,很多事情都体现在细节上,不是说我想做就行了,很多管理细节需要整个体系的支撑,还要有全员意识、全员配合。

凡事贵在坚持。如果做下去,管理成本也还是有区别的。人员培养也是长期的过程,制造企业生产一线的员工变动是客观存在的,工人一般都要经过较长的培训才能派到现场生产。

记者:你们工人的稳定性高吗?

马恒:我们的正式员工稳定性还是挺高的,但生产方面毕竟有峰谷的变化,高峰期有一部分的劳务工,但我们对于劳务工也并不是来了就用,上岗前照样要按照正式工一样培训。我们作过统计,发现劳务工如果短期就走掉了,我们损失也很大,因为培训要花很多费用。到我们的车间去看看你会发现,因为我们公司的总产销量跟国内的几家同行大企业相比相对较少,对硬件的投入并不完全高大上,但确实在管理细节方面考虑比较多。

记者:是的。现在很多企业现场生产有“零缺陷管理”“5S”之类的手段,你们呢?

马恒:差不多类似,现场“5s”管理是一个基本概念与要求,我们有洋马自身的生产管理体系、品控管理体系等,我们无锡工厂是不能去搞另外一套的,营销、品质保证、技术开发、生产服务都有对口的集团总部管理部门。

记者:日本总部是不是每年都要派人来无锡工厂对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培训或指导?

马恒:是的。我们比如说在生产方面,洋马有一个专门负责生产体系改善的机构,每年要来对我们无锡洋马的生产情况甚至是我们一部分主要供应商的生产情况进行监察。

记者:你们是不是建立有员工参与提升质量、生产流程增效、降低成本方面的激励措施?

马恒:有。我们有一个叫YWK的活动,即通过全员参与,对自己整个生产过程当中能够值得改善的地方提出建议,包括减少用工数量、提高效率、降低浪费等方面,不分大小,大家都可以提,我们每年也会从中进行评比并给予奖励。当然这也是沿用洋马总部过来的管理体系,我们也会参加洋马总部的评选。这一点我们无锡洋马做得还可以,2022年拿了总部的一个大奖。

记者:这些举措的推行,最终在财务指标上能不能得到一些体现?

马恒:当然要有。从投入到效果必须要进行对比。财务是体现最终的效果,我们的生产体系也要对自己的制造费用和直接成本做统计和分析,我们每个月都有相关的汇报会,分费用和成本两块进行汇报。

快与慢的辩证统一

记者:你在日本企业待这么长时间,觉得日本企业有些什么优点或不足?还有一些比较值得中国企业学习的地方或者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像有人提到的市场反应比较慢,如果中国用户对你们的产品提出一些意见,无锡洋马是不是要反馈到总部才能改善?

马恒:反应慢的问题,我更多觉得是劣势,因为中国市场变化比较快,用户对你这个企业的反应速度要求也比较高。日资企业有时候程序要一板一眼去走,我们多少年前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慢点也有好处,不会因为太着急去走一些过激的路线、去省掉一些必要的程序。我们这么多年也发现,有时如果不按照流程去走,真的会产生一些问题,只不过是爆发的时间点有差异。因此,慢、谨慎也有好的一面,相对来说制定出来的策略还是比较有效的。

毫无疑问,从商业角度,在中国市场你有些事情不能一味地求稳健。稳健另外一个注释就是反应迟缓。我们目前的体系,对于技术或是质量方面的一些最终意见,还是要跟总部来进行联络沟通的,但是今后针对中国市场的一些问题会慢慢地以无锡洋马改善为主导。我们这边也有技术人员,通过这几年全喂入、半喂入收割机和插秧机的开发,明显感觉到这几年我们的技术人员比以前要成熟多了,所以现在有很多设计也以无锡这边为主了,对市场的判断或者话语权比以前强多了,但是最终从企业管理体制上来说,还需要得到总部的认可。

在我们公司内部,跟以前相比还是有点变化,反应要稍微快一点。这几年总部跟我们这边的沟通还是很流畅的。现在日本洋马集团总部管理人员也在年轻化,也在要求反应要迅速,近两年确实也取得了一定的改观。洋马集团高层这两年更重视人才的国际化和年轻化,现在总部有不少高管是外国人。

记者:洋马现在是家族企业是吧?

马恒:洋马是家族企业,老板不要企业上市,很多年前他爷爷那一代就定下来不要上市,上市不代表你能圈多少钱。洋马集团的老板山冈家族,在1912年就成立了公司,到现在已经112年了,原来就是做柴油发动机起家的,所以它的柴油发动机全世界有名,包括中小型农业机械、挖掘机上面用的洋马的发动机都很多,目前配套机器用的最大的也就140马力,非常专业化。大型的船用发动机是另外一块业务,在上海的销售公司订单一般都要排到两年以后。

记者:他们干吗不加快生产、扩大规模?

马恒:这一点欧美日韩的企业跟我们不一样,他们担心的是扩张很大的产能以后市场又跟不上。

发布时间:2024-06-16提交人:总站信息处 朱礼好责任编辑:总站信息处 刘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