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做好秋收期间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预防农机安全事故发生,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农业农村局从9月份开始,组织执法人员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护航秋收平安路”专项整治行动,紧紧围绕“事故可防,安全可控”宗旨,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警农联合”执法、农机安全宣传、“亮尾工程”四个工作举措,有效防范农村道路农机事故的发生率,使全市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整治工作落实。今年为抓实秋收农机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巩固农村道路安全治理成效,制定下发《海林市“警农合作”联合执法工作方案》,成立“警农合作”联合执法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市农业农村局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年活动动员部署会议和各镇推进会议,确保工作落地见效。定期研究部署道路交通安全重点工作,确保整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真落实、真见效。
二是开展“警农联合”执法,增加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与公安交警部门协作配合,加大联合执法频次和力度,按乡镇辖区分管部署,依托国省道、农村公路等重点路段,开展联合执法工作,以农村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收割机为重点,严查严处酒醉驾、涉牌涉证、超员、超载、拖拉机违法载人等农用车辆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形成严管严查严处的高压态势。同时下沉监管重心,重点在镇、村以及通往农田、养殖场院、农贸市场等主要路段,严查严处拖拉机载人上路行驶等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紧盯凌晨、夜间等事故易发时段,组织农业执法人员深入偏远的柴河镇、二道镇、三道镇开展田间地头、作业场院等场所,严查未依法办理车辆登记和检验手续、伪造变造号牌、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等行为,严防农机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三是突出执法宣传结合原则,开展指导性的防控宣传。在执法检查中,采取针对性的风险防控宣传,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及时指导农机驾驶员牢记农机安全生产法规、遵守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如收割机上是否有灭火器、危险部位是否有警示标志、齿轮皮带是否有防护罩、排气管是否有防火罩、灯光是否明亮、制动是否灵敏等,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宣传中及时排除。同时利用村广播喇叭、村公示栏等阵地和设施,宣传《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及以历年来拖拉机发生的交通事故案例,向农机驾驶人员发放《致拖拉机驾驶员的一封信》《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安全宣传材料,让对农民群众和农机车辆驾驶人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农机安全操作规范。
四是开展“亮尾工程”行动,让农机安全“看得见”。为消除农业机械夜间行驶的“盲点”,提高农业机械夜间行驶安全系数,积极向市政府申请专项资金11万元,开展农业机械“亮尾”行动,免费为上路行驶的农业机械粘贴反光标识。通过乡镇落实和执法监督结合方式,明确反光标识粘贴有机户签字,核准机动车辆身份信息,督促各镇对无反光标识或反光贴不清晰、老化、不完整的拖拉机等农用车辆及时进行粘贴,从根本解决夜间行驶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从“看不见”到“被看见”问题,提升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夜间道路行车及作业安全水平,消除夜间“盲点”让尾部亮起来,确保“亮尾”行动取得实效,全力预防和减少因“黑尾”引发的农机道路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