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甘蔗收获的关键期,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遮镇的万亩蔗林里,甘蔗随风沙沙作响,轰鸣的收割机开足马力穿梭田间,一派繁忙景象。近年来,勐海县大力推广甘蔗从种植到收割全程机械化,通过分段作业和一体作业协同增效的现代化生产体系,破解传统种植、收割难题,为蔗农打开了一条“省力又增收”的致富新路径。
勐海蔗区是云南省第四大蔗区,县内糖料蔗种植面积17.66万亩,甘蔗的产量和种植面积占西双版纳州97%以上。
过去,甘蔗收割需要蔗农徒手完成砍伐、整理、捆绑、堆放等步骤,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人工收割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勐海地形多样、劳动力成本日益增加的情况下,采用机械化收割成了提高竞争力的关键。鉴于此,勐海县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针对不同地势条件,引入联合机收模式和分步式机收模式。在坡度较大的山区采用分步式机收模式,在地势平缓的坝区采用联合机收模式,两种机械作业“共同发力”,为甘蔗收割按下“加速键”。
分步式机收模式在将甘蔗砍倒后由机械臂精准抓取装车,快速转运至除杂点完成剥叶工序后直送糖厂。联合机收模式则实现了砍收、剥叶、切梢、归集、运载一体化。机械化的效率是人工的60倍-80倍,既能提高甘蔗原料的新鲜度,稳定出糖率,又省时省力,置换出来的劳力就可以发展其他产业,深受当地蔗农欢迎。
蔗农唐升红说:“以前我们人工砍甘蔗要从早砍到晚,砍一车甘蔗要5-6个工人,成本高。自从使用收割机以后,人工劳力成本下降,又省力又省时。以前承包甘蔗地,一个人只敢承包12亩至15亩,自从机收以后,我一个人承包了35亩,每亩地纯收入1000元左右。”
除了收割外,机械化同样应用到了甘蔗种植环节。蔗田里,甘蔗种植机将开沟、施肥、播种、覆土、盖膜五道工序一气呵成。机械化不仅提高了种植效率、让甘蔗易出苗,还克服了传统甘蔗种植密集、易倒伏等缺点,为甘蔗生长和高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机械化不但解放了蔗农的双手,还推动了产业提质升级。走进云南西双版纳英茂糖业有限公司景真糖厂,厂外满载甘蔗的车辆络绎不绝,厂内制糖机器轰鸣,空气中弥漫着甘蔗的香甜。作为省级龙头企业,在榨季,这里的车间24小时不间断作业,每日产糖量接近900吨。勐海县整合企业、合作社、农户资源,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该企业依托优质的机械化原料供应,生产的“英茂”牌白砂糖、赤砂糖、酒精等产品,质量优异、稳定,得到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
西双版纳英茂糖业有限公司景真糖厂厂长王继伟说:“2024/2025榨季计划入榨甘蔗80.5万吨,计划产糖10.63万吨,截至目前,已入榨甘蔗50.63万吨,产糖6.77万吨,产糖率13.37%。今年产品质量较好,优级糖产糖量占66.6%。我们在种植上积极应用甘蔗种植‘四项技术’提高甘蔗单产,持续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使用机械化收获甘蔗9.26万吨。对蔗农我们积极提供各种种植扶持,对种植甘蔗的提供秧苗、肥料、农药、机械种植宜机化改造等预付甘蔗款用于甘蔗种植。”
近年来,勐海县把落实好国家实施的农机购置补贴、糖料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项目等惠农政策,作为推进甘蔗机械化的重要推手。在良种、脱毒种苗、深翻开沟、宿根保墒、联合机收和分步式机收六个环节进行补助。截至2023/2024榨季已经兑付各项补贴资金2亿元,进一步激发了蔗农种植热情,有效助推甘蔗产业节本增效、促进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预计勐海2024/2025榨季入榨甘蔗产量95万吨,产糖16万吨,预计实现农业产值5亿元,可带动1.09万户蔗农户均增收45872元。
机械化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下一步,勐海县将推动糖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做足产业链、供应链、空间链、创新链“四链”文章,全力实现勐海糖业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提升糖业综合竞争力,稳步走好“甜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