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社会化服务  >>  新闻详情
新闻详情
来源/作者: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农业农村局
  • 分享

  • 手机版

  • 微信

海宁深耕“助农惠农”服务 以农机力量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春播秋收的田野间,一台台智能农机穿梭作业。农户的手机上,指尖轻点即可完成农机操作使用。田间地头,技术人员手把手指导农机操作……如今在海宁,农机力量正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近年来,浙江嘉兴海宁市农机站深耕“助农惠农”服务,通过引进农机装备、优化服务模式、强化技术赋能,让现代化农机在广袤田野上释放出强劲动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装备升级,让“老农具”退出历史舞台。“农机越来越‘聪明’,我们种地越来越‘轻松’。以前种50亩地,从播种到收割得雇七八个人忙半个月,现在基本全靠机械来搞定,成本还降了三成!”海宁市袁花镇种粮大户周治国望着金灿灿的稻田,算起了“农机账”。这背后,是海宁持续推动农机装备更新换代的成果。近年来,海宁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聚焦粮食产业,重点推广高性能拖拉机、高速水稻插秧机、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等高效农机。截至目前,2025年发放农机购置补贴431.668万元,新增各类农机具289余台(套)。

服务创新,让“烦心事”变成“顺心事”。“之前遇到点农机上的问题要跑到镇里、村里咨询,现在在手机上“一键申请”,工作人员会主动联系我,对我进行精准帮助,真的太方便了!”谈起农机服务的变化,斜桥镇农户孟强乐赞不绝口。为破解农户办事“多头跑、耗时长”的难题,海宁市农机站深耕“助农惠农”服务,优化“一键申请+全程上门”模式。农户只需通过电话、微信服务群提交服务需求,均可实现“线上呼、马上应”。一个简单的操作,即可告别以往多次跑、多头跑的繁琐,极大节省了时间和交通成本。自该模式推行以来,农机业务办理时间缩短60%,农户满意度达98%以上。

技术赋能,让“新农人”挑起“金扁担”。“以前只会用传统农具,现在经过培训,无人机植保、智能收割机操作都不在话下。”刚拿到农机操作证书的年轻农户徐仙,正忙着给自家水稻田进行无人机施肥。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海宁市农机站深知,让农民用好农机,才能真正释放农机的价值。为此,依托联合社组建了由农机专家、技术骨干组成的“助农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一对一”培训,内容涵盖农机操作、维护保养、智能系统应用等。同时,根据上级下发的培训计划,优中选优,培养懂技术、会操作的“新农人”,仅2024年就培训各类农机手100余人次。针对老年农户、困难家庭等群体,依托联合社开展“代操作”“托管式”服务,从播种到收割全程代劳,确保农机红利覆盖每一户农户。“有服务队帮忙,我这几亩地不用操心也能丰收,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长安镇困难农户陈大伯的话,道出了许多农户的心声。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智能农机跑田间”,从“办事多跑腿”到“服务送上门”,海宁市农机站以农机服务为切口,让“助农惠农”的春风吹遍田野。如今,在农机力量的驱动下,海宁农业生产效率持续提升,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下一步,海宁市农机站将继续深化农机服务改革,让更多现代化农机驰骋在希望的田野上,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动能。

发布时间:2025-08-27提交人: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与种畜禽监测总站(浙江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总站) 董玉玲责任编辑:总站信息处 刘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