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农民种地再不用光靠力气,现代化的农机成了咱的好帮手,轻松种地,收获满满!”“看:播种机,精准速度快;拖拉机,省时又省力;旋耕机,整地质量高;植保无人机,喷药不用愁;粮食烘干机,储粮不犯难;施肥机,均匀又高效;联合收割机,方便效率高;药材采挖机,药材切片机,助我奔小康。”山西省襄垣县善福镇长畛村农乐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刘碾兵边劳动边和村民张志岗唠叨着。现代农业机械已成为襄垣县农业生产的主导力量,成为新型农民种地的秘密武器。
农忙时节,在古韩大地的田间上空,一架架飞防植保无人机在空舞;田野里,一辆辆新型农业机械来回穿梭;农机合作社,一代代粮食烘干设备闪亮登场。农机作业远程监测系统精准测算作业面积,农机加装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为现代农业生产“植”入智慧“芯片”,一幅幅精美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随着国家“三农”政策的实施,发展现代农业成为时代的召唤。襄垣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领导班子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落实“四下基层”制度,结合自身职能,定好发展盘子、理清发展路子、开好落实方子,舞起引领指挥棒,唱响带头主旋律,奏响冲锋交响曲。一张蓝图,全频共振,党建引领,同题共答,把提升觉悟、体现担当、鼓舞干劲、展现成效贯穿到现代农业发展工作始终。
一、提升现代农机装备,注入现代农业“源头水”
一是现代农业装备结构持续改善。襄垣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全面落实中央农机购置补贴和报废更新政策,农机装备总量不断增长,装备结构明显改善,机械化综合水平逐年提升。近年,落实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322.48万元,带动投入农业生产资金13093.68万元,推广应用各类先进农业机械1691台件,受益农户1398户。全县拖拉机保有量达到2325台、玉米收获机633台,农业机械总动力15.1141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81.5%。
今年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18.137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731台件,受益农户574户。完成农机报废更新2台,补贴资金1.7万元。
二是智能农机装备发展势头良好。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34个,农机维修网点21个,全县应用北斗农机作业监测终端设备736台(套)。在智能农机发展方面,扶持夏店镇顺祥农机合作社建设厘米级差分基站、作物长势监测装置,引进了高精度航测无人机、拖拉机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购置了具有智能化控制的精准播种、精准施肥装备,健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农机北斗自动导航系统、农机作业远程监测系统、农机服务大数据分析系统,信息化、智能化程度全面提升,合作社实现了农机作业远程监测、作业机具适时调度、作业质量实时掌握、作业面积精准统计,在全县农业生产机械化方面发挥了充分的示范引领作用,得到了省、市的肯定。
二、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垒起农民生活“黄金台”
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引领作用明显发挥。县中心选择发展后劲足、服务能力强、在土地流转、土地托管方面规模化的合作社,通过进行资金、技术扶持,呈现出一批农机作业、中药材机械化生产、粮食产后初加工、秸秆综合利用和大学生创业的示范合作社。
善福镇长畛村农乐农机专业合作社以中药材种植及初加工为主要产业。合作社占地1900平方米,拥有各类农业机械设备93台套,有500平方米的中药材储藏室、1500平方米的中药材晾晒场、中药材播种收获机械5台(套)、中药材切片机10台。流转土地500亩种植药材,中药材种植经验丰富,硬件设施完善,兼营薯类等其他粮食作物种植。在古韩镇下峪村、夏店镇霍村和善福镇长畛村投资30余万元种植中药材黄芩300亩,辐射带动周边村庄120余户种植中药材500多亩,预计亩收入可达7500元。目前合作社种植黄芩、苦参、党参、柴胡等中药材500余亩。至2026年将计划投资500万元,建设高标准中药材试验示范基地5000亩。先后被市委、市政府及市农机局表彰为“农机示范大户”、“农机社会化服务示范合作社”、“农机大户标兵”、“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项目”, 首届长治市“当代乡贤”, 长治市2020年度示范家庭农场并获得市级农机维修技术比武等奖等荣誉。2016—2021年襄垣县人大代表。
贾垴村鼎鑫农机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258万元,现有社员66人,各类农机具130台件,粮食加工机械6台件,粮食烘干机1套,总资产520万元。流转土地1060亩,土地托管6500亩,全年可完成各项农机田间作业12万余亩。开展粮食烘干、产后初精加工,实现粮食产量和经济收入再增长。法人代表贾旭东被当选为政协襄垣县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合作社荣获“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荣誉称号。
南娥村超洋农机专业合作社以粮食仓储和绿色高粱订单规模化种植为主导,探索“农技+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方式,合作社充分发挥自身技术、装备、产销等优势,与山西汾酒集团签订优质高粱订购合同,流转、托管土地,连续8年种植高粱,种植面积均在2500亩以上,亩产均在1300斤左右。
先后荣获全省十佳农机大户、全国种粮大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省级示范合作社”“全省农机大户科技知识竞赛优胜奖”、“全省农机科技推广示范户”、“长治市农机大户发展标兵”、“长治市社会化服务示范合作社”、“长治市示范合作社”、“长治市维修技术比赛二等奖”等荣誉称号。
三、服务农机化生产,耕好现代农业“责任田”
春、夏、秋农忙时节,全程服务农业生产。组建5个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63次,指导合作社、农机户维修保养农业机械1300余台次,在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走向全面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上不断深耕蓄力,促进机耕、机播、机收能力不断提升。
农作物收获后产生大量秸秆,农民采用就地点燃焚烧处理秸秆,造成大气污染的同时,对农业生态环境也会造成污染。所以,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坚持绿色发展的可持续道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农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秋粮收获之后,中心组织成立3个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突击队”,深入作业一线,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2023年全县9个镇推广完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9.75万亩,2024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任务10.12万亩,目前,项目作业正在有序进行。山西凯盛优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回收打捆秸秆,通过秸秆打捆再利用,为养殖业提供良好的饲料。秸秆变废为宝,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减少了秸秆在田间地头的堆积,有效避免了秸秆污染和焚烧现象,为改善空气质量,优化生态环境打下基础,全力打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攻坚战。
四、强化农机安全监管,织密现代农业“安全网”
在农机安全生产源头治理下功夫,努力实现县、镇、村农机安全监管“网格化”全覆盖。今年共开展农机安全培训9次,培训农机户430人次。在9个镇设立农机检审点,开展农机送检下乡服务,检验各类农业机械1155台,发放安全宣传资料2000余份,送检入社入户30余台。新考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72人,考核合格率达98%,确保农业安全生产顺利进行。在“安全生产月”、春耕备耕、“三夏”、“三秋”作业期间,组织农机监理员深入田间地头、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维修网点、部分农机户家中等进行农机安全监督检查,详细排查各类农机安全隐患,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专项督查、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及时排除,预防各类农机事故的发生,确保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现代农业发展的“领舞者”,以智慧为笔,以汗水为墨,在广袤的大地上绘就了一幅幅丰收的画卷。不仅引领着现代农业的潮流,更是乡村振兴乐章中跃动的音符,奏响了时代进步的强音。在未来的田野上,将继续脚踏实地,勤耕不辍,让希望的田野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