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和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分别超过88%和76%,目标2024年分别超过90%和78%。今年上半年,江阴市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一批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规模养殖类)创建,江阴市、锡山区顺利通过省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现场核查。
一、进一步强化工作推动。一是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深入贯彻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提升专项行动和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精神,召开全市农机化工作会议,将全年重点工作分为总体目标、机插秧和秸秆综合利用、农机数字化、政策落实、服务保障、宣传推广、农机安全等7大类43小类,并量化分解到各市(县)区。将万亩农业机械新增量、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机社会化服务和应急服务等指标纳入农业园区和涉农镇街农机化考核办法。二是组织开展宣传培训。举办市、县、镇三级农机相关业务管理人员以及部分农机生产和服务主体参加的培训班,围绕四分研究、补贴政策、农机数字化、农机安全、机收减损等方面展开教学并实地参观学习无人化农场、智能化育秧、综合化服务等典型应用。结合春耕备耕、夏收夏种在各大新闻媒体上开展农机化亮点工作以及新机具新技术宣传报道,在市级以上各类新闻媒体上发表宣传报道40余篇。三是沟通协调各方力量。建立我市与省厅各事业站、相关科研院所的沟通联系机制,指导锡山区与滨湖区与南机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局相关农业产业以及农田、规划、计财等处室共同规划农机服务布局、开展农机化项目建设。协调市发改减免3个烘干主体的用电改造费用,协调市科技局将农机装备纳入“揭榜挂帅”机制,协调市财政制定涵盖示范项目、综合农事、农机维修、作业补贴等每年超过1000万元的农机化发展扶持政策。
二、一体化推动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是组建技术智囊团队。响应省厅“一大一小”先导区建设,今年先行选择惠山区的水蜜桃和宜兴市的茶叶建设先导区重点区域,目前已成立无锡市先导区重点建设区域专家指导组。市农业装备技术推广中心和省农科院无锡分院牵头,联合涉农院校和本地农机制造企业,正在筹备组建无锡市智能农机装备创新联盟,加速推动农机新技术研发、新装备创制、新产品开发和新模式应用。二是开展装备技术攻关。计划运用“四分”研究法,形成短板机具清单和“揭榜挂帅”项目清单,目前已明确茶园遥控多功能管理机、茶园电动双侧修剪机、无人割草机和大宗茶自走式采茶机以及果园开沟培土装备、果园多养分精准配肥变量注肥机和果树智能疏花技术装备等15台套新型农机装备研制方向。在省内率先研发制造秸秆就地碳化还田设备,目前正在需求设计阶段,计划利用科技局的“揭榜挂帅”机制进行实施。三是加快农机推广应用。开工建设总投资5000万元,集成环境感知监测设备和智能农机装备,智能分选、快速检测等创新应用,遥感、物联网、大数据、AI图像分析等先进技术的“江苏省惠山区国家数字种植业创新应用基地”。承办全省水稻种植绿色化智慧化技术观摩活动,开展全市“农机3·15”消费者权益日暨农机化生产田间日活动、智能化育秧中心观摩活动、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农机演示现场活动等。
三、精心开展为农服务。一是优化农机服务布局。在全市现代农业专项规划中对水稻种植面积5000亩以上的镇街布局“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个以上,共布局55个。目前全市已有综合农事服务中心26个,规划到2027年,再建设14个,到2030年实现5000亩以上的镇街全覆盖。重点推广镇村集体牵头建设、引入专业团队运营的服务模式,近期将启动建设相关项目6个。另外,为配合推广水稻机插秧,今年新(扩)建水稻育秧中心超过30家。二是圆满保障夏收夏种。全市除收获环节的自我保障能力在50%左右,需要引进跨区作业外,耕、种、管和烘干环节的自我保障能力基本达到100%。三夏期间,制定农机应急抢收抢烘抢种工作预案,组建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伍37支,同时组织机关业务和技术人员下沉一线开展巡回服务,发放农机生产和农机安全服务手册,开展小麦机收减损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今年夏收秸秆还田超过70%,离田超过20%,全市小麦平均机收损失率同比下降0.025%。三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按照省厅要求梳理相关建设需求,积极申报省级储备项目,在省厅的关心和支持下成功争取2024年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项目2个(江阴、锡山各570万),省级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应急作业中心项目1个(江阴150万),请省厅继续加大对我市省级现代农机装备与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支持!印发《无锡市水稻机插秧和秸秆综合利用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24-2025年)》,争取市区和宜兴机插秧补贴160元/亩实现应补尽补、市区增加秸秆离田补贴。
四、稳步发展农机新质生产力。一是建设示范带动项目。目前,全市运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将智能农机与智慧农田、先进农艺相融合,建设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7家、特色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示范基地12家。今年上半年,全市正在推进实施6个省市农机化示范项目,包括无人化农场1个、智能化绿色化烘干和初加工中心1个、水产农机数字化项目2个、设施蔬菜和林果农机数字化项目各1个。二是应用新机具新技术。目前全市具有定位、导航、直行辅助和无人驾驶的智能主要大型农机具达到近3000台。建成全市首家工厂化立体化育苗(秧)中心,推广自动传输、精量播种、机械手臂、设施育秧等育秧新装备10多台套。试验覆膜机插、宽窄行机插新技术,探索全省首个旱插技术,期望既解决插秧机入田难题,又能保障产量和质量。成功应用全国首台套利用泳池净化装置改装的水产尾水处理设备。三是实施农机设备更新。深入开展摸底调研,全面了解农机服务组织的需求,制定本年度和2027年目标任务。用好用足中央和省级的补贴政策,统筹整合相关渠道资金。今年上半年,全市已补贴报废更新农机167台,改造提升智能绿色产地烘干中心3个,推进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0个、农机现代化示范项目5个,启动建设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应急作业中心1个。联合江苏银行、无锡农商行推出农机设备贷,面向购机农户、农机制造企业和经销企业提供最低利率3%的优惠贷款。
五、牢固织密安全防护网。一是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印发《无锡市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试行)》,组织开展农机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安全生产月”活动,联合市纪委、市应急局等单位邀请安全专家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随机检查并督促整改。组织开展农机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深入基层一线下发《农机安全生产重大事故判定标准(试行)》《农机经营服务组织安全生产工作指引》《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安全操作提醒》《粮食烘干机安全操作提醒》等法规标准和行业指引。二是坚决守牢资金安全底线。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廉政风险防控警示教育,严格规范公开和核验程序。重点针对农机购置、秸秆还田、机插秧、农机化项目等资金,组织农机管理处、计财处和装备中心分组赴各地就资金政策落实、方案制定、信息公开、资金使用、规范操作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检查和排查整治。配合财政开展省市相关专项资金绩效评价,配合纪委开展农业重点项目补助资金监督检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下一步,无锡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在省厅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以资金政策为抓手,实施好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设备更新行动、“一大一小”先导区建设,进一步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机装备补短板和农机安全监管2个机制,重点打造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特色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基地和农机社会化服务3类典型案例,加大创新用地、人才、资金和服务4方面举措,推动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