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的临洮田间,一台台农机轰鸣穿梭,“以前看机手开着几十万的农机上山下沟,我手心总冒冷汗,现在有了保险,心里踏实多了!”临洮县连儿湾乡村级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张新林指着正在采挖药材的农机说。
张新林所说的保险,指的是临洮县创新推出的农机全生命周期保险机制。“保单覆盖了农机‘购置、使用、维修、报废’的全链条,相当于为每台农机建立了专属‘健康档案’和‘终身保障’。” 临洮县农业机械服务中心欧红雨介绍,该机制精准破解了农机作业风险高、维修成本大、从业者抗风险能力弱的行业痛点。
“今年种了15亩党参,家里三口人手工挖的话,两天才能挖一亩,得耗一个月。现在租合作社的农机,一天就挖完了。” 在连儿湾乡东升村,村民余贵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农机租费一亩地220元,加上人工捡拾,总成本也就八九百,而单纯人工挖掘成本得一千八九。这一成本优势,让村里大部分种植中药材的农户都主动选择了农机服务。
如今,在临洮,乡有农机合作社、村有农机服务队、社有农机专业户。临洮县通过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打消了农机合作社和农户的后顾之忧,更加速了农业生产从 “人力为主” 向 “机械主导” 的转型,激活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