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综合要闻  >>  新闻详情
新闻详情
来源/作者: 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信息中心 朱礼好 崔敏 张英娇
  • 分享

  • 手机版

  • 微信

中国国际农机展“国际”成色更彰显 ——2025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述评(三)

外国人多,这是今年的中国国际农机展参展人士的普遍感受。展会期间每到一个展台,大家众口一词提到,“老外”比往届多不少。

毫不夸张地说,本届国际农机展是“国际化”色彩最浓厚的一届,最没有辜负“国际”一词的一届农机展。

外国客人遍地可见

每年都参加国际农机展的中科滕森(山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维军告诉笔者,本届展会老外增加明显,农机展前两天他就接待了29批次外国客人,既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阿尔及利亚,还有远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委内瑞拉。“而且都是实质性的订单,阿尔及利亚下了两箱订单,价格都谈完了。”高维军说。

河北圣和是国内农机具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副总经理王帅告诉笔者,这次公司展台来的外国客人非常多,从土壤耕作的旋耕机,到环保增效的秸秆切碎还田机、埋茬起浆机,再到一体化作业的旋耕施肥播种机,以及精准高效的中耕施肥机,吸引了大量国外客人的兴趣,现场咨询量与意向合作数持续攀升,本次圣和展出的高箱框架旋耕机(1GKNXTG-400) 以其独特的框架式结构和高通过性设计和通轴变速旋耕机(1GQ-200) 则通过创新的变速传动系统,实现了作业效率与能耗控制的完美平衡,受到中亚地区客人的关注。这也让曾在国外留学的王帅得以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加快公司产品的出海。

位于邢台的河北中农耕耘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和宁晋县溆浦机械配件厂,是主要做液压翻转犁和农机具配件的企业。28日上午,公司总经理刘永甫告诉笔者,今年明显感到来展台谈生意的外国客商多,27日,一位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客户甚至直接给他预付了2000美元订金。

笔者在国内知名的施肥机和种子设备制造商福克思德展台前看到,公司负责人和参展人员都在忙着接待客人。胡明告诉笔者,他正与一位来自中亚的外国人探讨将产品引入本地市场。福克思德旗下黑森机械通过引进欧洲先进技术,生产制造的撒肥机在国内处于引领地位,公司生产的撒肥机做工精细,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可精准撒播种子(籽)、撒肥等,适用性广;旗下未雨科技则专注研发生产种子包衣丸化机,种子配套设备。本次展会,两家公司联袂亮相武汉农机展,吸引了众多国外客人。

随着中国农机零部件质量越来越高,又具有较高的性价比,除了在国内不断推进国产化替代国外品牌,很多国外的主机企业都越来越多地采用中国农机零部件,而在市场上流通的维修件采用得更多。参加国际展的锐牛股份副总经理张庆红称,这次会上接待了不少来自德国、美国、东亚和中亚的客商,近年来,锐牛股份旗下的中良、联农收获机三角带出口额大幅上升,有力替代了日本BANDO、德国GATES等知名农机胶带品牌。

知名滤清器制造商石家庄欧亚惠通总经理陈爱冬表示,本次展会欧亚惠通展出的专利技术旋流管预滤器以及鲲鹏系列产品,凭借独特的技术结构和卓越的性能,实现了国内外众多主机厂、发动机厂的配套合作,无论是应对极端工况,还是提升过滤效率,我们以优异的产品表现,为农业机械注入了更强劲、持久的动力,这次吸引了不少国外展商洽谈合作。

这次展会上,南通卓越精密件公司展出了一款U型簧,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是叫什么名称、用在哪款具体的机器上,这是根据某国外跨国巨头的需求定制的,但是主机制造商知道,这次在国际展展出后,吸引了多家国外企业代表来商谈合作。28日上午,展览最后一天,仍看到了外国客人来咨询该公司生产的各类弹齿和弹簧等零部件。有外国友人表示,这些弹簧等零部件看着简单,但是对其可靠性的要求特别高,因此对企业的生产工艺条件要求特别严格。

宁波康博机械哈萨克斯坦女员工江娜(中文名),曾在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留学,说得一口流利汉语,目前在哈萨克斯坦任职于康博机械。在康博机械的展位,我还邂逅了安徽潜山的老乡俄语翻译。在康博旗下,已经有多位会说多种语言的翻译。康博机械董事长周韵禁不住称,今年来的老外,很多真的是好客户。

悍沃是国内知名的拖拉机企业,展会期间接待了不少国外客商。据该公司负责人透露,今年悍沃拖拉机方面在出口业务的强力拉动下销售额实现了小幅增长,今年预计外贸出口额能突破2亿元,产品已经远销南美、欧洲及俄语区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展会上,近年来迅速崛起的英轩拖拉机出海迅猛,展会期间销售团队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老客户深入洽谈,成功签署众多海内外订单。一位俄罗斯用户现场称:“英轩的产品让我看到了中国农业机械制造企业的强大实力,非常期待与他们进行合作。”

从跨国品牌看,主要是在华子公司参展,但是很多跨国品牌,主流品牌没在中国建厂的已经不多,因此很多是国内员工。但是不少企业都来了外方高层。展会期间,德国雷肯举行的“2026年德国雷肯支持农服组织计划”正式启动,德国雷肯洲际销售总监 Jan Wosiek 和亚太区销售负责人 Florian Müller等多位外方高管均到场。展会期间,雷肯展台不仅吸引了大量国内专业观众、农机主管部门领导及专家莅临交流,更吸引了来自俄罗斯、韩国及中亚五国等国际参观团专程到访。他们细致观摩设备,深入咨询性能。

德国科乐收(CLAAS)作为全球第五大农机企业,这次外方高层非常重视,集团首席执行官Jan-Hendrik Mohr亲自率集团东区销售与服务副总裁Michael Ritter、收获机械销售管理副总裁Joachim Oldenburg等人来参加本次展会,并发布了专为中国作业环境量身打造的全新EVION 580智能联合收割机,足见中国国际展在这家外国企业心目中的影响力。

德国农业协会是汉诺威农机展的主办方,这次德国农业协会区域总监 Olga Hunger 博士现场参观了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简称“CIAME”)。她认为,中国国际农机展层次越来越高,参展企业的产品创新程度也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外国面孔增多,让中国国际农机展的海外成色更高。

如果外语水平不好,翻译则是标配。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农机企业懂外语的人才需求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烈。

推动展会服务国家战略

外国人多,一是展会本身的号召力,本届中国国际农机展,2500多家参展企业、25万人参展,本身就说明了这个亚洲规模第一、世界知名展会的品牌。二是中国农机产品的号召力。近年来,国内农机企业无论是产品制造的软硬件水平,还是最终的产品技术创新速度与质量都大幅提升,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客户。三是主办方的努力。近年来,作为中国国际农机展的领头主办方,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大力推动展会平台成为全球农机交流的桥梁。而在国际观众组织方面,今年的展会更是迎来了显著突破。这次展会,协会邀请了亚太地区20个国家的农机协会组团参会,新增日本展团,意大利、德国、韩国展团规模显著扩容,均携实物产品精彩亮相。对于不少邀请到的外方代表,主办方还提供住宿,进一步增强了外国客人参展的积极性。

据了解,今年的国际农机展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发力,不仅邀请了“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国家和地区的农机进口商到会采购,还特别邀请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以及十几个国家的农机媒体前来观摩。今年农机流通协会还与越南农机工程学会签订合作协议。在国内同业合作方面,农机流通协会与农药协会、磷复肥协会、种业协会、机电商会等行业协会长期战略合作,双方资源互通有无,以吸引更多的国外观众,帮助展商打通国际贸易渠道。今年7月,三协会还首次在泰国曼谷举办国际农机展,让很多海外买家与商务人士看到了中国农机的实力,不少人当场就问今年在武汉举办的中国国际农机展怎么报名。

本届国际农机展进一步强化国际合作与品牌提升功能,充分发挥展会在国际交流中的桥梁作用。其中,中外农机贸易大会作为展会期间的品牌活动之一,10月25日下午,由主办方与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联合主办的贸易大会与对接会率先登场,300名亚太地区采购商与300名中国企业代表将共赴约会。据了解,贸易大会已连续举办近十届,仅去年便成功促成500余位国际买家与近200家中国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成为推动全球农机贸易的高效纽带。本届大会创新打造“政策解读+贸易对接”双引擎模式:一方面邀请国外行业协会专家深度剖析当地市场需求与发展机遇,为企业出海扫清信息壁垒;另一方面组织国际买家与国内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洽谈,不仅参会人数再攀新高,对接规模更较去年实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让全球农机资源在展会上高效联动。

据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长范建华透露,近年来,协会积极推动展会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农机行业的国际交流与改革开放、助力中国农机企业提升竞争力和品牌走出去。“今年中外农机贸易大会规模进一步扩大,核心在于我们加大了国际买家邀约力度。前期调研显示,国际买家对中国农机的性价比与技术创新力关注度持续提升,而中国企业也迫切需要专业平台精准触达海外市场。为此,本次贸易大会通过搭建专业化贸易洽谈平台,推动国内外优秀农机资源的高效对接。”据了解,三家协会在今年成功在泰国举办国际农机展的基础上,明年又计划在越南办展,在输出展会品牌的同时,助力中国农机企业深度融入全球农机产业链与价值链。

发布时间:2025-11-06提交人: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芒芒责任编辑:总站信息宣传处 刘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