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广袤的东北平原,大型农机具一字排开作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景象。有数据显示,拥有4800多万亩耕地的北大荒集团,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7%。
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样,三大主粮作物之一的水稻,有很大一部分分布于南方地区的山地丘陵,水田农业机械化率特别是水稻机械化率不高,一度阻碍了农业高质量发展。
这样的旧时印象正在被打破。纯电智能无人驾驶拖拉机、智能自序抛秧机、搭载式收获打捆一体机、智控强火焰田间管理机、油电混合碎草机以及多版本的再生稻收获机……多种多样针对水稻种植的现代农机具,已经忙碌于湖南以及其他部分省市的田间地头。
“我们湖南省作为水稻种植大省,在水稻农机具研发技术方面也是最强省。”这是湖南省农业装备研究所所长李明研究员的自豪心声,“我们所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并付诸于农业装备制造,为的是解决农民增产增收上遇到的问题”。
11月26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来到湖南省农业装备研究所。在研究所及其相关试验田地里,各式各样的新型农机令人目不暇接。重点面向丘陵山区开展智能农机等农业装备研制,是该所的主要工作之一。
记者在采访中观察到,湖南省农业装备研究所自主研制的一系列现代农机具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尽可能小型化设计,这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农机具压苗率伤苗率,更适应丘陵山区水田种植特点,让水稻种植机械化率不断提升。
有了现代农机具还远远不够,智能化发展已成为农业装备制造的新发展目标。“你好小拖”,随着一声口令下达,智能无人驾驶拖拉机随即启动,在研究所演示起360度原地调动。“我们多年来一直想实现通过语音指令来进行农机驾驶。”李明说。
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农业各领域的现代化,需要依托科技创新赋能农业领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湖南省农业装备研究所不仅累载收获现代农机具研发成果,其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上的研究也有了新的突破。
旋耕刀是农用机具常见易耗件,但在这样的金属配件上,新科技也得到了运用。“传统的旋耕刀以及一系列衍生部件,耐磨性差、使用寿命短,造成了时间成本、经济成本的增加。我们针对这个问题,采用溶胶凝胶法改性硬质合金粉末,利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在旋耕刀等触土部件上制备涂层,使表面硬度、韧性和使用寿命都得到了有效提升。”该所农业新材料研究室博士赵一博向记者介绍道。
“智慧农业最重要的还是传感器,在农业当中廉价好用的传感器才是最好的。我们这个激光诱导石墨烯技术就像是打印照片一样,可以有针对性地打印用于重金属检测的传感器。”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一套可穿戴电化学传感器。“我们给它做了一个比较小的光储一体化装置,来实现传感器的供能,用绿色能源开展工作。”研究人员介绍,一部手机、一张激光诱导石墨烯材料、一套迷你传感器,就是这套设备的主要构成。检测植物吐水液性状,不再需要常规意义上的实验室,只需要携带上述设备,就能够在田间地头进行相关检测。
我国有7亿亩丘陵山地,生产了全国五成以上油菜、六成以上水果、近八成土豆、九成以上茶叶……树立大食物观,把饭碗牢牢握在自己手里,丘陵山地不应该被放弃。除了水稻种植农机,湖南省农业装备研究所动态展示的装备里,还包括马铃薯专用种子编织机、棉田自走式多功能管理机、藠头多功能播种机等多领域农机装备。推动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农业装备科研工作者们势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