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扎实推进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提升农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农机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农机服务中心于2025年6月期间,紧扣“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主题,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全面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周密部署推进
为保障“安全生产月”活动规范有序开展,临河区农机服务中心成立了以中心主任担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活动领导小组,统筹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任务推进与具体实施工作。结合辖区农机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并下发了详细的活动实施方案,对活动目标、重点任务、实施步骤等进行系统性安排,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实到位,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多元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
(一)开展集中宣传咨询活动
6月16日,积极参与由巴彦淖尔市县安委会组织的“安全生产月”集中宣传咨询日活动,活动地点设在巴彦淖尔市文博中心广场。活动现场通过设置咨询服务台、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现场讲解等多种形式,面向过往群众广泛宣传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等核心内容。当日,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余份,接待群众咨询5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社会公众对农机安全生产的认知度与重视程度。
(二)推进基层一线宣传工作
组织农机安全监理专业人员深入辖区内农机合作社、种植大户以及田间作业现场,开展“送检下乡”“送安全知识下乡”等惠民服务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向广大农机操作人员和农民群众普及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引导其自觉遵守农机安全法律法规,规范操作各类农机具。活动期间,共出动宣传车辆1台次,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惠及群众100余人次,并发放、粘贴农机安全反光标识100余条,切实将安全生产知识送到基层一线。
(三)拓展线上宣传渠道
充分运用新媒体传播优势,依托微信工作群等线上平台,定期发布农机安全生产知识科普、典型事故案例剖析、工作动态资讯等内容,进一步拓宽宣传覆盖面。活动期间,累计发布各类农机安全宣传信息2条,实现阅读量370余次,有效提升了宣传工作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构建起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宣传矩阵。
三、深化隐患排查,筑牢安全屏障
(一)组织开展专项检查行动
紧密结合农机安全生产季节性、区域性特点,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工作。聚焦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重点农业机械,围绕牌证管理规范性、安全技术状况等关键环节开展全面排查,通过现场检查、资料核验等方式,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安全隐患,切实保障农业机械作业安全。
(二)严格落实源头管理措施
严格执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年度检验以及驾驶员考试发证等管理制度,切实把好农机安全准入关口。在农业机械注册登记环节,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检验,确保新投入使用的农业机械安全技术状态达标;在年度检验工作中,对农业机械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细致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机械,责令机主限期整改,经复查合格后方可通过检验,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隐患。
四、聚焦教育培训,夯实安全根基
(一)开展分层分类专题培训
针对不同技能水平、不同作业需求的农机操作人员,组织开展涵盖安全法规解读、操作规程示范、应急处置演练等内容的专题培训活动1场次,培训覆盖人数达45余人次,培训合格率实现100%。邀请行业领域专家进行授课,通过理论知识讲解、典型案例分析、现场实操演示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帮助农机操作人员深入掌握农机安全生产知识与技能要点。
(二)创新优化培训模式
积极探索创新培训形式,综合运用理论学习研讨、专家专题辅导、主题实践体验、学习心得交流等多种方式,让农机操作人员身临其境感受安全生产事故危害,深刻认识规范操作的重要意义。通过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法,显著提升了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获得参训人员的广泛认可与好评。
通过本次“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的深入开展,临河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农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得到显著提升,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扎实推进,为全区农业生产安全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中心也清醒地认识到,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下一步,临河区农机服务中心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强化农机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全力推动辖区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