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广西:以党建为引领 推动农机鉴定工作再上新台阶

来源/作者: 广西农机中心 姚秋喜 莫彧

近年来,广西农机中心鉴定站党支部注重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全面发展,推动各项业务工作创新发展,有效破解农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我为群众办实事”取得丰硕成果。

一、活学活用党史故事,强化服务意识和增强队伍战斗力

针对青年党员人数较多,思想比较活跃但阅历较浅的特点,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发挥带头作用,以老带新,不拘地点,不拘形式,结合实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用一个个党史故事生动启发青年党员爱岗敬业热情,强化为民服务宗旨,形成整支队伍常学党史,常思为民办实事的良好风气,推动鉴定站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走活。在畜禽粪便发酵处理机检测现场,用“最美奋斗者”时传祥的事迹激励年青党员干部,发挥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不怕臭的精神,为生猪养殖业发展鉴定出更多绿色环保先进适用的畜禽粪便处理机。在水稻插秧机检测现场,用王进喜的“铁人”精神事迹激励连续几天在田里摸爬滚打的检测人员克服满脚泥巴、腰酸背疼的困难,与春耕抢时间,在插秧季节结束前完成了3家企业8个水稻插秧机的田间性能试验。

二、主动创新服务方式,着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从群众需求出发,寻找工作着力点,深入开展多次调研探讨,聚焦丘陵山区特色农业全面机械化的重点难点问题,着力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解决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对农机研发制造推广的需求。

一是增资质,补鉴定短板。2020年以来,鉴定站增扩了果园轨道运输机、果树修剪机、甘蔗除杂设备、畜禽粪污水处理设备、果园作业平台、农机耕整地作业监测终端等多项群众“急难愁盼”农机产品的检验检测资质。目前,已具备100项农机产品检验检测资质,可开展15大类29小类80项省级农机产品试验鉴定,满足绝大部分我区丘陵山区优势特色作物生产机械鉴定的需要。二是推行“互联网+鉴定”,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升级广西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与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对接实现 “一站式”办理,实现在“田间地头”可审查资料、可编写审核报告,加快鉴定进程。为解决疫情期间换证不能到现场检查的问题,创新开展换证远程检查,借助网上远程检查方式确保疫情期间区外企业换证项目能够按时完成。如2021年12月下旬,为广东省雷州市调风镇桂珠机械有限公司开展了2CZX-2型甘蔗种植机推广鉴定证书远程检查换证工作。鉴定数据实现及时共享,通过鉴定后的补贴机具投档数据及时上传全国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供农机购置补贴办理服务系统自动抓取,有效减轻了企业“二次录入”负担。三是推动鉴定资源共享,解决资源不均衡的矛盾。与山东、云南、河南等7个省级农机鉴定机构签订了《农机试验鉴定工作合作协议》,与广西柳工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拖拉机试验室,开展农机鉴定合作协作,实现鉴定资源优势互补。2021年完成区外农机鉴定91项,持续增长。四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好“容缺受理”、“店小二服务”等服务。2020~2021年容缺受理了10家企业34个产品的鉴定申请,为企业申报提供便利服务。增设换证“提醒”服务,通过短信和电话提前提醒20多家企业及时申报换证,获得企业好评。

三、深化服务内涵,推动农业机械化向高质量发展

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发展,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以为民办实事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进企业”为切入点,顺应时代要求,转变党员干部职工思想观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切实提高技术支持和服务水平。

一是加大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园区建设,为农机科研制造推广搭建免费“练兵”平台。示范园区建在扶绥县,占地540亩,2021年共在园区完成甘蔗收获机、甘蔗种植机、甘蔗田间收集搬运机、甘蔗除杂设备等试验鉴定检测17项,有效解决了鉴定试验条件不一、企业找地难、作业季节紧的问题。连续5年组织区内外的企业在园区开展甘蔗收获机产品试验验证,形成《整秆式甘蔗田间收集转运技术模式探索》、《甘蔗分步法机械收获与切段式联合机械收获比对技术模式探索》、《整秆甘蔗机械除杂技术模式探索》等30项技术模式探索经验,为我区推进分步式机收新模式、新技术的应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参考,有效推进了我区在用甘蔗收获机的整体质量水平,保障了“优质优补、低质不补”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有效实施。

二是举办2021年甘蔗收割机驾驶技术暨甘蔗高效机收基地建设及机械化作业补贴培训班,和开展了“广西2021年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广西2021年糖料蔗机收减损降杂技能大比武”活动,为农机科研制造应用开展 “练兵”。在提高机手操作技能的同时,也为甘蔗收获机生产企业改进提升自身产品提供数据支撑。

三是引进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南京研究所、约翰迪尔等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广西建立工作站,借助外力,集中力量加快研发和推广适合于广西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农艺特点的优特产业生产机具。2021年共完成科研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委托的自治区级科研项目检验检测13项。

四是主动承担地方标准规范编写和农业农村部农机鉴定总站的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大纲和专项鉴定制修订任务,为农机科研制造提供规范和指引。去年共组织制修订涵盖耕作、水稻、甘蔗、桑蚕、水果生产和畜牧水产养殖等15类产品的农机专项鉴定大纲,有效畅通农机创新产品鉴定渠道,促进农机科研制造补短板提质量,推动农业机械化技术向绿色高效智能安全升级。

五是加大对“中、小、微、新”农机企业鉴定服务支持力度,为企业研发提供具体技术指导,挖掘企业研发制造潜能。鉴定站先后多次到多家小微农机企业进行实地指导,宣传相关农机化惠农政策,依据产品标准和鉴定大纲,对产品提出相应整改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完善样机设计,改进制造缺陷,完善提升产品性能;指导企业按标准要求组织生产,使产品的技术性能指标和安全要求均达到规范要求。此举获得了农机企业的普遍赞誉,在今年10月8日,广西亚黎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特地为中心送来一面写着“情系企业,排忧解难,尽职尽责,担当作为”的锦旗,感谢中心工作人员为该公司在甘蔗田间收集搬运机设计研制鉴定过程中提供的优质服务。

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受到疫情影响的情况下,通过省级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的产品,相比“十三五”的平均鉴定数量不降反升,实现翻倍式增长。其中,甘蔗“种管收运”四个环节的农机新产品通过鉴定数量达到全国80%以上,甘蔗类机械鉴定已成为在全国农机鉴定行业叫得响的广西名片。果园轨道运输机和果树修剪机通过鉴定的产品数量达到全国鉴定数量的20%以上,有力支持了广西的水果产业。一些区外农机企业在深切感受到广西的“温度”和“速度”后,瞄准广西农机市场发展的潜力和需求,到广西开办了分支机构或新公司。

相关新闻

>